我的閱讀, 我的方式
Jing, mqjing@gmail.com
這是我的讀書 sop,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法。我用這方法還不錯,讓我可以讀超過 200 本書, 從頭讀到尾包含附錄和注釋, 享受作者揭露哏的樂趣,仰望星空感受四周自然環境的變化,思索其中意味,effortless!
現在的我首先會
Step 1: 先快速的在極短時間內,抓住作者在整本書中描述的重點,不管是外文書或中文書。不查字典、不動筆,快速探索翻閱, 快速擷取這本書的知識系統綱要。嘗試在腦中建立並瞭解作者想揭露的知識系統、瞭解這本書的知識範圍、包含哪些、不包含哪些、那些是我有興趣的、那些是我不知道的,特別是我不知道的東西,我期待作者要告訴我什麼有價值的東西、有哪些是我沒興趣的,那些沒興趣的項目,我想看作者怎麼說服我。大量、快速的探索整本書,有時會翻來翻去好多次。
然後再
Step 2: 搭配 此 sop 進行細讀,以建立對知識系統上細節的理解, 希望能達到見樹又見林的效果。
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方法, 而我把我的閱讀方式和心得記錄下來, 內容包括: 閱讀的守則, 筆記, 閱讀的心理模式, 閱讀環境的選擇, 書在書架的擺放方式, 如何使用虛擬書架概念讓自己自由進出書店而不必擔心亂買書. 最後則是管理工具的使用.
現在的我首先會
Step 1: 先快速的在極短時間內,抓住作者在整本書中描述的重點,不管是外文書或中文書。不查字典、不動筆,快速探索翻閱, 快速擷取這本書的知識系統綱要。嘗試在腦中建立並瞭解作者想揭露的知識系統、瞭解這本書的知識範圍、包含哪些、不包含哪些、那些是我有興趣的、那些是我不知道的,特別是我不知道的東西,我期待作者要告訴我什麼有價值的東西、有哪些是我沒興趣的,那些沒興趣的項目,我想看作者怎麼說服我。大量、快速的探索整本書,有時會翻來翻去好多次。
然後再
Step 2: 搭配 此 sop 進行細讀,以建立對知識系統上細節的理解, 希望能達到見樹又見林的效果。
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方法, 而我把我的閱讀方式和心得記錄下來, 內容包括: 閱讀的守則, 筆記, 閱讀的心理模式, 閱讀環境的選擇, 書在書架的擺放方式, 如何使用虛擬書架概念讓自己自由進出書店而不必擔心亂買書. 最後則是管理工具的使用.
Google Doc: This Document
<閱讀的守則>
1. 從第一頁到最後一頁: 請按照作者的規畫與佈局閱讀. 你就有機會勢如破竹從頭讀完一本書. 天龍八部你不應該從第三冊第五章開始閱讀.
2. 盡量同時只讀 2 ~ 3 本書: 讀完後再換下一本書. 這是閱讀效率的重要關鍵, 切換思維很耗成本.
3. 隨時注意章節名稱: 以免看完一個章節後,還沒搞清楚作者要你了解的事。
<筆記>
1. 筆記: 記錄你認為重要的事情, 這樣才能解決大量閱讀, 知識累積的問題.
2. 用手記筆記, 真正重要的才用打字的: 因為只有筆才可以讓你在公車上, 在野外, 任何時間地點, 進行閱讀, 累積知識. 用手機打字太慢了, 妨礙閱讀.
3. 每項筆記紀錄一定要有 reference: 這樣在你將來重新閱讀時, 才能索引原書的完整資訊, 有助回想當時的想法.
網路上有很多筆記的做法, 我的做法是這樣:
4. 筆記本: 筆記一定要跟書放在一起, 不要另外準備一本筆記本. 筆記比你買的書還要重要.
<筆記本的製作方式>
我的經驗是便利貼或外面買的筆記本容易掉,我的觀念是筆記本和書一定要放在一起, 所以我都自己用 4張 A4 紙對折,然後用訂書機釘起來,用膠水黏在書的首頁裏面。
4頁對折的厚度剛好一般訂書針的長度,不要太多。寫完後再用相同方法製作筆記本。
我放一個 A4 對折再對折的例子。
4頁對折的厚度剛好一般訂書針的長度,不要太多。寫完後再用相同方法製作筆記本。
我放一個 A4 對折再對折的例子。
這樣就解決了我筆記會掉的問題了。
<閱讀的心理模式>
1. 心中只放目前正在閱讀的書, 不要想在書架上, 還有那一堆沒看的書.
2. 只有做出筆記與自己的心得, 才有價值.
3. 重點不在閱讀的頁數以及書籍的數量, 而是在於是否有收穫. 如果發現這本書對自己沒有價值, 勇敢的丟掉, 因為時間有限, 我們只閱讀經典.
<閱讀環境的選擇>
1. 地點: 閱讀盡量在大自然環境閱讀,讓自己思索/反駁作者的意思, 然後記下來你的東西
享受著輕涼的微風、享受著潮溼空氣中飄來的淡淡花香。聽著遠方不時傳來咕咕鳥叫聲、聽著蟲鳴聲混搭著登山過客的家常閒聊背景、聽著隨機掉落的樹葉
與滿視野多層次的綠色無敵美景
2. 書架: 書要分類擺放。分為 (a) 已經全部讀完的書 (b) 尚未讀完的書 (c) 虛擬書架上的書
(a) 已經全部讀完的書
按照類型分類擺放到距離你遠一點的書架上。這樣你會了解你看了多少書,還有你所涉略的知識大多偏向哪一類型的書。這資訊有助於你下次選書的類型。當完全閱讀完畢的書越來越多的時候, 自己也會有成就感.
例如:
(b) 尚未讀完的書
按照你有興趣閱讀的順序, 放在你書桌座位的最容易能拿到的地方. 用近表示越想看的書, 越遠就放置有興趣但有空才看的書.
例如: 「莊子」和「文明的力量」就是現在我正在閱讀的書, 放在右手邊最容易拿到的地方. 下次我想閱讀的書, 夏目漱石的 「我是貓」
(c) 虛擬書架: 我有一個 To-Do list, 專門用來存放我放在誠品書店書架上的書 (還沒買, 但有興趣的書), 有了這個 ToDo List, 我就能夠安心而悠遊在書店, 不用擔心我又會帶一堆書回家. 因為它放在我的虛擬書櫃裡, 所以我到書店, 絕對不會不知道我想要買什麼書, 也不會隨便買書.
<管理工具的使用>
1. 保存你的筆記: 當你閱讀完一整本書後, 用 Google Photo 紀錄這本書所有的筆記.
例如:
2. 管理所有讀過的書籍以及重要筆記: 我使用 Trello 把 Google photo 筆記相簿和重要筆記, 按照卡片, 一個一個分門別類.
做法像這樣:
放在誠品書架上的書: To Do List 以及 目前正在閱讀的書
把 google photo 筆記, 用卡片記起來.
閱讀過程中, 重要的心得, 也可以收集在卡面裡面.
所有你閱讀過的書, 都用卡片管理
大概這樣, 就算是基本了.
Enjoy.
By Jing.